2023廣州高質量發展大會
2023年1月28日是大年初七,兔年首個工作日。當天下午,廣州市委、市政府召開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。從春天出發,時不我待,本次大會凝聚起全市上下聚焦高質量發展團結奮斗、建功立業的強大力量,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、新優勢。
大會上,廣州市發展改革委、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廣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等6位市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,廣州11區區委書記,優秀企業經營者等紛紛發言表態,展望新一年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計劃。
堅持制造業立市
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
一直以來,廣州堅持制造業立市,先后出臺先進制造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、“鏈長制”等政策文件,統籌21條重點產業鏈發展,在全國先行探索開展“1+5+N”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,基本形成覆蓋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的政策體系,加快建設廣州開發區、南沙、增城三大國家級開發區,培育了若干千億級產業和超百個百億級大型骨干企業,獲批“全球定制之都”案例城市、首批制造強國試點示范城市。
廣州市市長郭永航表示,廣州堅定不移推進產業第一、制造業立市,落實制造業當家“一把手”工程,著力打造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、軟件和信創、時尚產業、文化創意等8個萬億級產業鏈群,超高清視頻和新型顯示、現代高端裝備、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、半導體和集成電路、新能源等13個千億級產業鏈群,以及一大批百億級產業鏈群,加快形成“萬千百”規?;a業鏈群梯隊,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高端專業服務業,提升金融業、數字經濟等現代服務業發展能級。
“廣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堅持戰略科技力量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布局,打通‘科技—產業—金融’良性循環,努力把科教人才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勝勢。未來的廣州,將進一步擦亮‘廣州制造’‘廣州創造’品牌,以高質量發展挺起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產業‘脊梁’,在大國博弈、大城競爭中牢牢把握戰略主動權?!惫篮秸f。
“廣州新核”南沙突出四鏈融合基本路徑,以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。廣州市委常委、南沙區委書記盧一先表示,南沙將堅持聚焦實體經濟、制造業當家,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。高水平推進南沙科學城、港科大(廣州)二期、國際化人才特區等平臺建設,建設廣州科技創新走廊南部極點。鞏固提升兩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,聚焦新能源汽車與新型儲能、集成電路、人工智能、生命健康、創新金融等重點產業,全力以赴新簽約、新開工、新建成一批百億級、50億級、10億級大項目好項目,打造大灣區創新型產業新高地。
會上,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、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高裕躍表示,要聚力培育產業鏈群引領產業發展,大力實施“四化平臺”賦能產業、服務企業專項行動,以數字化轉型、網絡化協同、智能化改造、綠色化提升為路徑,發揮平臺作用,推動新一輪工業企業技術改造。
當好企業“娘家人”
推進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
廣州,是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。近年來,廣州迭代實施營商環境1.0到5.0改革,從“簡政放權”“指標攻堅”“流程再造”,到“繡花功夫”,再到“激發活力”,持續擦亮營商環境“金字招牌”,以營商環境之“優”,促經濟之“穩”,謀發展之“進”。業務辦理時間更短、企業開支成本更低、涉企服務質量更優、跨境貿易便利度更高……在一系列舉措下,市場主體信心持續提升,社會創造力不斷被激發,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。數據顯示,截至2022年底,廣州全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達315.55萬戶,同比增長3.88%。在全國工商聯開展的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中,廣州位列最佳口碑城市前列,企業滿意度不斷提升。
郭永航強調,廣州各區、各部門要堅決扛起政治責任,優先安排與抓經濟、抓項目、抓企業服務相關的工作,推動各類力量、政策、服務向產業發展傾斜。要堅持要素供給與配置效率相統一,在產業空間供給、勞動力供給、資金供給等方面出實招、出硬招,在項目立項、用地用林用海、環評等審批服務上全力支持配合,最大限度縮短項目“建設、投產、達產”周期,為企業搶抓機遇、搶占份額爭取寶貴時間。要構建親清政商關系,做到有呼必應、無事不擾,杜絕庸懶散拖行為,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,真正讓國企敢干、民企敢闖、外企敢投。
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,廣州越秀區委書記郭昊羽表示,越秀將深化營商環境創新試點街區建設,以數字政府2.0信用走廊建設為抓手,構建完善全鏈條企業服務機制,積極融入“雙區”和三大平臺建設,高標準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融合發展示范區等合作平臺,配合辦好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大會,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等重大活動,全力做好招商暖企,認真落實“首席服務官”制度,爭取全年實現新洽談納入市重點招商項目庫項目超200個,引進500強央企子公司10家。
廣州市商務局局長洪謙表示,要讓招商引資“跑”起來,以項目之進促發展。全鏈條幫扶在地企業,商務系統要當好企業“娘家人”,用心用情解決企業困難,提供“全生命周期保姆式”服務。同時,匯聚全球資源抓招商。
推進城市更新
推動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
當前,廣州打造“一廊一帶、雙核五極”的多中心、網絡化城市結構,高水平規劃建設科技創新走廊和珠江高質量發展帶,全面增強中心城區、南沙新區“雙核”能級,推進北部增長極、國家知識中心城、東部樞紐、番禺智造創新城、從化綠色發展示范區等重大平臺建設,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充足的空間支撐。
“特別是提速建設東部發展軸,推動東部發展軸與城市老中軸、新中軸融合互動,實現城脈、文脈、商脈創新發展。未來的廣州,將打造獨具“世界水準、中國氣派、灣區特色、嶺南風韻”的城市發展標桿,建設成為高端資源要素集聚、重要功能作用疊加、引領輻射作用彰顯的核心引擎城市?!惫篮奖硎?。
廣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王宏偉介紹,聚焦城市重點功能區、主要交通廊道、重要景觀廊道、重大交通樞紐等重點區域,廣州探索片區改造新模式,重點推進城市新中軸線(海珠)、廣州火車站、羅沖圍片區、環五山創新策源區、珠江兩岸、機場高速兩側、廣州南站周邊、東部樞紐等片區連片改造提升。今年廣州市計劃推進127個城中村改造項目,完成2000億元城市更新固定資產投資目標。
以海珠為例,當前,海珠大力開展城中村更新改造行動,加快康鷺片區等“一軸一路”區域城中村的更新改造,加快瀝滘村和新市頭村項目復建房建設。廣州市海珠區委書記蔡澍介紹,海珠正大力開展產業轉型升級和梯度有序轉移行動,研深研透產業的留和轉,強化數字賦能、工業上樓,推動中大紡織商圈打造成數字創意設計中心、科技面料研發基地、潮流趨勢發布基地、品牌孵化總部基地,加快向廣清紡織服裝產業園有序轉移,目前已經走訪聯系企業4500多家,摸排轉移意向企業821家。